疫情防控不能忽略的几件心理大事
疫情防控不能忽略的几件心理大事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韦庆旺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防疫也很重要。
心理防疫不仅事关个体应激管理和情绪调节,也关乎群体和社会心理,以及这些心理与社会系统和互联网的交互作用。
新型肺炎是一次有自然因素、科技因素,更多是社会系统因素造成的社会灾难。
新型肺炎是一种灾难,它的产生和传染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环境心理学将灾难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新型肺炎介于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之间,可以看作一种社会灾难。社会灾难像科技灾难一样,不像自然灾难那样有相对可预期的最严重节点,无法预测,极度加剧了人们的失控感。因为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原本是提升人类的能力和控制感的,但同样的发展和设计在发生疫情时却造成了很大障碍,增加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例如,高铁、飞机和医院迅速集聚了人流,导致病毒传染加速;互联网和自媒体上的信息和谣言快速传播,形成极广泛的群体恐慌。
产生的社会心理反应
这些特点产生一系列社会心理反应:
1
首先引起人们对责任的归因、认定和追究。但又难以认定,所以产生反复问责和问责扩大化。
2
比自然灾难更不可预测,没有清晰的最低点,即高不确定性导致无法评估最严重时间节点在什么时候,疫情信息发布在不能给出预测的情况下,提升认知控制感(心理预期)的作用有限,没有权威解读的确诊病例数字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恐慌。
3
更加威胁人们的控制感,因为科技和社会发展本来是展现人类的能力和控制感的,但在疫情发生后,却成了防控的障碍,造成了更一般意义上的失控。某些人开始深度反思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命运。
4
疫情防控措施主要表现为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连锁反应,约束和限制不断升级,这个过程会引起控制感丧失,进而产生可能的抵抗,最后还会在某些人群可能产生无助感和抑郁。
5
物理空间的隔离产生行为受限,加剧互联网上原本就存在的线上拥挤,焦虑、恐慌、愤怒、归属感增强导致的从众,使得大量谣言散步传播,辟谣的速度未必能赶上新谣言产生的速度,因为心理需求没有释放和解决。
6
各种群体在高压下的认知过载导致工作计划不周详、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失误增多,导致线下的冲突增多。例如,医护人员和公务员。这些效应导致的个别事件经过线上传播放大,使原本具有的在非高压下不会激化的社会矛盾,轮番受到激化,如官民矛盾、医患冲突、国际阴谋论(国际关系)。
7
由于疫情期间难免的死伤、工作人员疏漏、不同群体冲突、负面人性的展露,使康复患者、死难患者家属、工作人员、逃难被拒人士、见过人性自私和冷漠的人、个人工作生活甚至人生计划和命运受到影响的人,产生负面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在疫情结束后较长一段时间存在和持续。
可能的应对措施
及时对责任进行官方定性,防止舆论陷入反复追责
新型肺炎的责任认定存在一定模糊性,尤其从科学和科学家群体的角度出发,常常随着实证数据的累积产生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升级,并不能提供确定答案。及时对责任进行官方定性,可以防止或缓解舆论的反复追责,将舆情和公众精力引导到关注如何防控,以及参与到防控工作中。首先,对疫情事件进行客观公允的定性。吃野味和野生动物的贩卖者,华南海鲜市场的管理者都对新型肺炎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但追究他们的责任在责任和后果关系和法律上存在较多的模糊性,对他们的问责也不足以支撑整个疫情的严重后果。但是,这种追责的心理需求需要得到官方的抚慰和引导。其次,在疫情防控工作进行过程的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环节,要及时监控和调查,避免在每个追责舆情发酵之后再问责。但也不要过度问责,尤其是对直接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过度问责会对其他工作人员产生新的压力。
前瞻性发布多维立体信息,引导民众合理心理预期
官方应及时,甚至前瞻性地发布多维立体信息,引导民众对疫情产生合理的心理预期。一般情况下,民众的心理预期很容易受到每天的数据、不实的传言、个别事件或言论的影响,产生极端化倾向。虽然由于疫情系统的复杂性,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疫情如何发展,但科学和专业人士毕竟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有更深刻认识,要在民众产生非理性预期之前,由政府邀请专家提前给出客观合理的预期。在做疫情信息发布时,避免没有解读的单纯数据发布,而不断提出和更正专业的疫情发展趋势预测变得尤为重要,在最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人们需要权威,需要确定性。同时要注意真实和真诚性。信息发布越丰富越好,简单地说可防可控反而会起反作用。
合理配置人财物各种资源,动态维持心理良性空间
互联网和自媒体加速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加剧了心理恐慌,必定会造成各种拥挤现象。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充分预估各种拥挤现象,提前做好调配人财物资源的计划。例如,在疫情的前期和中期,需要诊疗的新型肺炎患者会发生拥挤,想逃离疫情发生地和重灾区的人会发生拥挤。在疫情中后期,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会发生拥挤,由于疫情导致原本活动中止而使恢复活动更集中的人(如延后返程)会发生拥挤。不管是资源配置不足,还是资源配置过度,都会产生多方心理上的失控,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工作效率和免疫力。因此,要动态调整资源配置,维持物理空间不发生拥挤,营造良性心理空间。
建立清晰明确的社会规范,使心理资源消耗最小化
建立清晰明确的社会规范,是减少民众恐慌、拥挤和混乱,增加疫情控制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然而,这些社会规范在增加秩序感的同时,也对民众的行为产生了约束和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威胁了自由感和控制感。虽然大部分民众能够理解、从心底里认同、很好地配合。但是,当不同的规范彼此冲突,或者多个来源地规范产生重复地要求的时候,难免会对民众形成另一种失控感,甚至是某些抵触和反抗。首先,社会规范要统一和集中,相关工作要由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机构、部门和人员来发布和通知。这不仅包括诊疗规范、隔离规范、信息汇总和发布规范,还包括疫情时期生产经营规范、志愿者规范、居家心理调适建议,等等。其次,同样的社会规范要尽量只有一个机构发出,尽量发一次,尽量保持稳定。总之,要使遵从社会规范的人心理资源消耗最小化。
多级多角度提供社会支持,弥补社会规范约束限制
社会规范对民众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约束和限制,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绝对必要。从多级多角度提供社会支持,与社会规范的建立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工作。在社会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时,社会支持可以为受限行为的需求提供出口。如果说社会规范的特点是统一和集中,那么社会支持的特点就是分散和多样,不可能由政府自上而下完全建立,但可以由政府首先呼吁和倡导。社会支持可以是企业的捐赠,可以是专业人士的科普宣传,可以是志愿服务人员的温暖爱心,也可以是街坊邻里的相互扶助。当然,这些措施同样要前面两点,注意人员与资源匹配,社会规范清晰明确。
把握基本社会矛盾,分类分群体疏导潜在冲突
新型肺炎由于突发性和严重后果性,对资源和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所以成为原本就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导火索。面对可能发生的矛盾,要站在把握基本社会矛盾的性质和特征基础上,形成解决矛盾的思路。因此,要针对不同问题、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策略,不能单纯考虑疫情,也不能单纯运用整齐划一的“简单公平”思路。当然,这个时候尤其要预估每个单一事件处理如果发到网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舆论后果,一定三思而行。
进行重点人群档案积累,做好长期善后和弥补工作
灾难事件发生持续时间再长,也没有灾后重建的时间长。当疫情发生转折,社会整体和舆情的信心获得增强,人们的心理预期越来越积极,对疫情和相关人群的关注会迅速下降。此时,那些在疫情过程中遭受各种身体、生活和心理危机,但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疏导和安慰的人群,那些由于在疫情特殊时期的强规范和整齐划一的群体氛围未能表达的诉求和矛盾有可能会逐渐显现。尽管这些矛盾的发生比疫情时期更加局部,受关注相对较小,但不排除经过发酵和网上放大产生更大影响的可能。
本文作者:韦庆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E-mail: weiqingwang@ruc.edu.cn
文字/韦庆旺
设计/李琛
出品/心理学系新媒体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官方订阅号
「人大人心」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我知道你在看哟